体育投注,体育投注平台,体育投注app,体育赛事,世界杯,奥运会,NBA,实时比分,体育新闻,欧洲杯,英超赛程,西甲赛程112名花滑选手即将在北京争夺17个米兰冬奥会参赛席位;中国花样滑冰协会主席任洪国:本次资格赛对中国队意义重大
2025中国榆林羊绒毛服饰设计大赛暨陕西省第一届冬季运动会服饰设计大赛圆满落幕
112名花滑选手即将在北京争夺17个米兰冬奥会参赛席位;中国花样滑冰协会主席任洪国:本次资格赛对中国队意义重大
2025中国榆林羊绒毛服饰设计大赛暨陕西省第一届冬季运动会服饰设计大赛圆满落幕
冰雪头条(微信号:bingxuetoutiao)综合资讯,近日,各地冰雪赛事不断,从冬奥会资格赛到地方各级联赛络绎不绝,一起来了解下:
112名花滑选手即将在北京争夺17个米兰冬奥会参赛席位;中国花样滑冰协会主席任洪国:本次资格赛对中国队意义重大
9月19日至21日,滑向米兰-2025年北京国际滑联花样滑冰资格赛将在北京“双奥场馆”——“冰之帆”国家体育馆举行。根据目前报名情况,来自全球各地的112名花样滑冰精英运动员将在此次资格赛上争夺17个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奥会参赛席位。本届赛事由国际滑冰联盟主办、中国花样滑冰协会与北京市体育局联合承办。
16日在国家体育馆举行的赛前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花样滑冰协会主席任洪国表示,这次资格赛对于中国队而言意义重大,运动员一直在全力备战,力争在比赛中呈现最佳的竞技状态,取得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的参赛席位。他说:“在‘双奥之城’北京举办这样一场高水平的国际赛事,不仅是中国花样滑冰向世界展示竞技水平与组织能力的重要舞台,也是中国冰雪全面融入国际冰雪运动格局、深化交流合作的生动体现。”
本次资格赛设男子单人滑、女子单人滑、双人滑和冰上舞蹈四个项目。男子单人滑和女子单人滑项目各决出5个冬奥资格,双人滑和冰上舞蹈项目则将分别产生3个和4个冬奥参赛席位。赛事汇聚众多顶尖选手,包括世锦赛亚军露娜·亨德里克斯、欧锦赛女子单人滑冠军阿纳斯塔西娅・古巴诺娃、青冬奥会男子单人滑冠军金贤兼、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法国站双人滑亚军组合和欧锦赛冰舞季军组合等。
中国队派出来自北京的女单新秀张瑞阳参加女子单人滑的角逐,上赛季国际滑联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青年组双人滑冠军张嘉轩/黄一航,以及复出归来的冰舞名将王诗玥/柳鑫宇则将分别出战双人滑和冰上舞蹈项目。中国队在男单项目上已经收获一席冬奥参赛资格,本次赛事并没有选手出战。
据悉,本次资格赛的门票已在“看个比赛”平台正式开售,设五个票档,最高档票价380元。此外,还特别推出双人套票、家庭套票和三天套票等优惠套票,以便让更多市民走进赛场,近距离见证冬奥资格的诞生,感受顶级花滑赛事的魅力。
据千龙网报道,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生校际冰球联赛上周末已在国家体育馆冰球馆开幕。本届联赛将于9月和10月进行,其中小学至初中组吸引了来自全市70所学校的62支队伍、近千名冰球小将参与角逐。
本届联赛由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和北京市冰球运动协会承办。联赛延续往届传统,覆盖小学至中学全年龄段,赛程安排兼顾学生学业与训练需求。其中,初中组、小学甲A组、小学甲B组、小学乙组、小学丙组、小学丁组六个组别比赛于本月13日至28日的周末时段举行,高中组比赛则将在10月进行。比赛主赛场为国家体育馆冰球馆,分赛场为启迪冰雪中心、星宏奥冰上运动中心、梦想捍卫者和枫桥冰场。
北京市中小学生校际冰球联赛创办于2013年,如今已是第十三届。经过十余年发展,联赛已成为各校队和北京青少年冰球事业发展的摇篮,数位参加过最早几届联赛的昔日“小苗”如今已代表国家队登上了国际赛场。而近年来,北京冰球在不同年龄段国内赛场硕果累累——2024年全国冬季运动会获男子公开组冠军、包揽青年组两金,今年全国U系列锦标赛包揽已产生的六枚金牌,这些成绩背后都少不了校际联赛为培养后备梯队奠定的坚实基础。
校际联赛创办的十余年间,更令冰球运动在首都各中小学广泛生根发芽。多所学校将冰球纳入特色教育,还成立了冰球社团。例如其中的典型——北京一零一中学,从首届联赛便参与其中。在校方的大力支持下,该校不仅参赛成绩逐年攀升,全校师生对冰球运动的热情也被带动起来。“在孩子们心中,包括在家长心中,校际比赛都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冰球作为集体项目,获得的集体荣誉感远高于个人。”北京一零一中学老师周祎说。
与此同时,校际联赛也为“以体育人,推动体教融合”添加了生动注脚。联赛赛场上,多是文化课成绩与冰球水平都十分突出的“双优生”。曾代表国少队两次出征U18世锦赛,今年刚刚通过高考进入北京理工大学的前北京十一学校冰球队队员周嘉禾说,打冰球不仅没有耽误自己学习,反而锻炼了自己的抗压能力,使自己在面对考试时更加从容自如,“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风向标,鼓励更多同学勇敢追求自己所爱,不为学业压力而放弃梦想。”
作为北京冰球三大品牌赛事之一,本届校际联赛也将继续秉承“体教融合”的理念,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展示技艺的舞台,并进一步推动校园冰球文化的普及与发展。同时,联赛也为后冬奥时期北京冰球运动的持续繁荣注入了强大动力,为打造北京冰球城市名片、巩固“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将为更多心怀梦想的“冰娃”提供崭露头角的平台。
另据北京市冰球运动协会消息,2025-2026北京市青少年冰球俱乐部联赛也即将进入现场报名阶段。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规程内容,更高效地进行报名及赛前准备,北冰协已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关于报名材料的解读,具体可在北冰协官微了解。
9月16日,2025~2026赛季中国冰壶联赛伊春站比赛收官。据了解,本次比赛共12天,来自全国12个省区市的54支队伍、近200名运动员展开精彩对决。
本届联赛作为备战2026年米兰冬奥会的重要一环,以“冲刺米兰、备战练兵、磨砺队伍、选拔人才”为核心主旨,汇集了全国高水平冰壶运动员同台竞技。男子、女子、混双共89支队伍通过预选赛角逐,获得了24个晋级资格,加上直接晋级的30支队伍,共计有54支队伍参加伊春站的角逐。
这些晋级本赛季联赛正赛序列的队伍来自北京、河北、黑龙江、湖北、吉林、辽宁、内蒙古、青海、山西、上海、四川、天津等12个省区市,近200名运动员。
作为中国冰壶联赛的重要分站赛,该赛事不仅为各代表队提供了宝贵的练兵机会,更是选拔优秀运动员、备战国际赛事的重要平台。在女子组比赛中,内蒙古女子一队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和稳定的心理素质,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摘得桂冠。此外,内蒙古代表队在混双项目中也有不俗表现,获得第四名的好成绩。
在男子组比赛中,四川二队男子组连克贵州、湖北等多支劲旅,最终在决赛中以9:4战胜青海队登顶;四川二队混双组同样表现稳健,连续击败黑龙江、河北、吉林等对手,并在决赛中以7:3力克贵州一队取得联赛首站第一。此外,四川女子一队、二队分获女子项目第三、四名,混双一队位列混双项目第五;男子一队及四川体育职业学院男队也成功晋级第二站比赛。
据《南方+》报道,2025年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残特奥会”)旱地冰壶项目将于9月18日至22日在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举行。
本次赛事作为残特奥会正赛的首批项目之一,以创新赛制与全方位无障碍保障为亮点,吸引全国26支代表队共404人参与角逐,其中运动员284人,涵盖轮椅组、听力组及智力组三大类别。根据分组安排,84名轮椅组选手、115名听力组选手及85名智力组选手将展开激烈对抗。正赛的参赛阵容覆盖北京、福建、甘肃、广东、广西等26支代表队。
该赛事采用“混合赛制”,融合小组赛、淘汰赛和附加赛三重阶段。每条赛道均执行6局制规则,通过冰壶距圆心的远近判定单局胜负,累计积分高者获胜。
据江城市发布消息,9月16日,2025年“老友记”吉林市国际冰球挑战赛在市冰上运动中心开赛。
本次比赛由吉林市体育总会主办,吉林市冰上运动中心和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承办。比赛为期4天,吸引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9支队伍260余名业余冰球爱好者参赛。国内队伍来自北京、吉林、黑龙江、四川等地。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新疆阿勒泰近年来深挖特色文化,推动“冬季冰雪一季火”升级为“户外体验四季热”,引领新疆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阿勒泰位于北纬47°的黄金滑雪带,其特有的“粉雪”雪质细腻、湿度极低。今年6月30日,连接阿勒泰市区与禾木景区的黄金通道阿禾公路正式通车,串联起河谷、湿地、草原,迅速跻身全国网红自驾线路,吸引无数游客专程前来体验。
阿勒泰地委委员、市委书记汤杰介绍,阿勒泰已建成将军山、可可托海、吉克普林、青格里狼山四大滑雪度假区。正在加快打造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世界(级)冰雪运动目的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冰雪经济集聚区。
阿勒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德丽达·那比介绍,目前已建成50家A级景区,9家滑雪场。截止到2025年8月已经接待游客3330.68万人次,游客总花费299.61亿元。如今的阿勒泰已经形成了“春踏金山翠绿,夏赏花海漫步,秋看层林尽染,冬在雪上飞舞”的全季格局。
今年2月,在阿勒泰召开的冰雪旅游工作推进会提出,将从加强统筹规划、丰富业态产品等七方面着手,支持阿勒泰、伊犁等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冰雪经济集聚区。新疆还印发冰雪经济相关方案明确,到2030年,冰雪产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把新疆打造成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度假地。
2025中国榆林羊绒毛服饰设计大赛暨陕西省第一届冬季运动会服饰设计大赛圆满落幕
9月14日,在第十九届榆林国际煤博会期间,由榆林市人民政府和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共同主办,榆林市工信局、榆林市外事和对外经济协作局、榆林市体育局联合承办的“绒耀榆林”2025中国榆林羊绒毛服饰设计大赛暨陕西省第一届冬季运动会服饰设计大赛圆满落幕。
“绒耀榆林”大赛已连续举办两届,今年,借势冰雪经济浪潮,首次将榆林羊绒与冬季运动深度融合,依托2026年陕西省首届冬季运动会这一重要平台,推动本土羊绒毛服饰产业实现创意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自2023年首届大赛成功举办以来,“绒耀榆林”已成为中国羊绒产业与时尚设计领域的重要IP。
大赛围绕陕西省冬季运动会代表队服饰设计需求展开,涵盖“冬运会榆林市代表团服饰”“冬运会组委会工作团队服饰”“冬运会志愿者与开闭幕式引导员及颁奖礼仪服饰”三大类别。参赛作品充分融合了榆林地方文化元素与现代时尚语言,既体现冰雪运动的活力与激情,也彰显了榆林作为“中国羊毛防寒服名城”的产业底蕴与设计实力。经过作品答辩、T台展示、专家评审等多环节严格筛选,最终评选出金奖、最具文化创意奖、最具市场价值奖、最具环保科技奖、最具匠心工艺奖五大奖项。
大赛现场,静态作品展与模特动态秀同步开展,生动呈现“时尚创意+专业功能” 的双重魅力。部分获奖作品将应用于陕西省第一届冬季运动会,为首届陕西省冬运会增添独特的“榆林印记”。
赛事期间,中国金顶奖设计师计文波再度联袂榆林羊绒,呈现以“雪舞金朝”为主题的联名大秀。本系列从诗词《沁园春·雪》中汲取灵感,将陕北雪原的自然奇观与剪纸艺术、高原地貌、腰鼓飘带等陕西代表性民俗元素,巧妙转化为当代时装语言。这些文化符号被解构于色彩组合、图形图案与服装结构之中,展现冬运会上运动员们积极向上、公平竞赛、共创赛会新纪录的矫健身姿。整场大秀以时尚视角重构地域叙事,不仅致敬三秦大地的人文厚度,更展现出中国设计在运动美学与高级质感之间的从容对话。
本次大赛是榆林羊绒毛产业依托赛事 IP 加速升级的生动实践。榆林作为全国非牧区羊绒产量大市,2024年羊绒年产量达3058吨,占全国总产量约15%;羊毛防寒服年产能1600万件。近年来,榆林持续推进轻纺产业高质量发展,已形成从养殖到终端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
陕西省首届冬季运动会的举办,为榆林羊绒产业提供了与冰雪经济深度融合的契机。大赛通过汇聚优秀设计人才,推动产品结构从传统防寒服向职业装、轻户外、冰雪运动系列等高附加值领域拓展,进一步提升“榆林羊绒”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